欢迎访问本站哦~

蜜远志具有交通心肾(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互相制约),祛痰,消

发布时间:2022-12-21 13:22:13

  健忘,似乎是一个各个年龄段都难以回避的话题。

  学生时代,每天都有记不完的重点,总觉得一个脑袋不够用;

  工作了以后,繁忙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总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应接不暇,难免会丢三落四;

  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记性也会随之越来越差,比如说出门老忘记带钥匙,上一秒明明还想着要去做的事,下一秒就忘了。

  那健忘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认为啊,心主神明,血舍魂,一旦人体内心血不足,魂失去了居所,注意力,记忆力自然会有所下降。

  中医还认为,肾藏志。所谓志,就是对于一件事物的关注力。所以,常常会看到一些小孩子做事容易分神,老中医都会开具一些补益肾气的药材。

  此外,心五行属火,肾五行属水。心火与肾水相互制约,肾水上行滋养心神,心火下行温煦肾水,心火与肾水相互交融,身体内阴阳才会平衡。所以我们常常说,心肾是相通的。

  因此,治疗健忘,中医一般从心肾着手。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交通心肾、治疗健忘的方子——不忘散,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不忘散:远志、菖蒲、茯苓、茯神、人参。

  古人取名是非常讲究的,远志之所以取名远志,是因为古人觉得,服药后,可以志向高远,智慧增益,《千金翼方》也将远志放在治疗健忘的首位。

  远志,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入心、怎么购买七蛇追风丹肾、肺经。

  远志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本经》:"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

  此外,远志具有辛温之性,具有发散的作用,因此,它可以推动肾水上行,让心肾相交,水火并济,形成一个完美的闭合回路。

  远志

  菖蒲,因为它老长在溪边的岩石缝里,所以也叫石菖蒲。

  石菖蒲和远志一样,也是味辛温偏苦的永天牌的七蛇追风丹药材,

  辛能发散,苦能燥湿,温可通脉,加之石菖蒲本身就有一股特别的香气,善于走窜,

  因此,我们说,石菖蒲具有开窍醒神,化湿,豁痰,辟秽之功效,把体内郁闭不通的孔窍都打开。

  石菖蒲入心经,可开心窍,具有醒神益智、聪耳明目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健忘症。

  《本经》:"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别录》:"聪耳目,益心智。"

  石菖蒲还入胃经,又具有芳香之气,香可以醒脾开胃,化解湿浊中阻,

  而中焦一被打通,石菖蒲可自上而下带着心火向下温熙肾水,这不正好与远志向上推动肾水想呼应吗?

  因此,在治疗心肾不交诸证时,常常会看到远志搭配石菖蒲,一上一下,有条不紊。

  石菖蒲

  茯苓入心、脾、肾经,甘补淡渗,作用平和,无寒热之偏性,利水而不伤正气,为治疗水肿之要药;

  此外啊,茯苓还善健脾宁心,多用于脾虚所致心悸、失眠等。

  《神农本草经》,“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

  茯苓

  然,茯苓作为一味利水之要药,宁心安神功效相对较弱,

  所以这里用到了茯神,

  茯神同茯苓一样,都属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味甘淡,性平,

  茯神主入心经,尤善宁心安神,常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茯神有很高的评价,“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

  茯神

  一提到人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补气。

  的确,人参可以大补元气,凡是身体出现了气虚了都可以用一些人参补回来。

  然,人参大补元气,使得我们的身体元气充沛,继而血旺津生,神安智增,

  常常用于气血亏虚七蛇追风丹使用说明书之心悸、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宁证。

  《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别录》:"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人参

  最后,作一简单的总结,不忘散具有补心益智,安神强志,令人不忘,补气益血的功效,多用于健忘,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耳鸣耳聋,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