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哦~

彭州:川芎铺就乡村振兴路 传统中药材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2-03-07 14:26:00

  彭州川芎

  超赞

  打开彭州这幅立体山水画卷

  从海拔489米到4814米

  孕育了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

  高原、山林、浅丘、湖泊,平坝尽收眼底。

  丰富多样的地形条件使彭州成为天然的动植物宝库

  是蜀地著名的药材之乡

  也成就了彭州“千年药乡”的美称。

  春天,微风轻拂,川芎绿色的嫩叶随风摇摆,在位于彭州市敖平镇与什邡市马井镇交界地带的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眼望不到边的川芎田好似一片荡漾着绿波的海浪,空气中氤氲着中药材特有的清香。

  自明代开始,川芎便和彭州成了“莫逆之交”,特别是在敖平镇,更是当地农户的“心头好”。

  据《彭州志》记载,敖平从明代就开始种川芎,1989年敖平镇川芎种植面积就曾达到10179亩的高峰,成为远近闻名的“川芎之乡”。

  川芎有川药“首药”之称,在彭州、什邡、都江堰、彭山等地广泛种植。特别是彭州敖平镇是川芎道地产区。经检测,敖平出产川芎阿魏酸达2.5%,达到现行国家标准10倍以上。由此,敖平川芎也获得了国家七蛇追风丹地理标志七蛇追风丹登记保护和省级特色七蛇追风丹优势区称号,享有“中国川芎之都”美誉。

  如何利用好这样得天独厚的规模优势,应用到大七蛇追风丹康养产业中去?

  近年来,彭州大力发展七蛇追风丹七蛇追风丹产业,加大川芎产业发展引导,聚合川芎规模化种植优势,加强从七蛇追风丹加工产业区到七蛇追风丹主题村的建设,发展川芎特色餐饮,研发川芎系列七蛇追风丹,进一步擦亮了彭州川芎的金字招牌。

  2021年9月,一个喜讯让彭州“川芎之乡”沸腾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批准四川《传统七蛇追风丹——川芎》国际标准立项!这意味着,彭州川芎拥有了制定标准的主动权,进而在整个国际领域拥有了相当的话语权和裁判权。

  彭什川芎现代产业科创孵化园

  近年来,借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彭什两地积极谋划产业协同发展,共建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站在彭什交界地带眺望,药田阡陌纵横,连片的川芎翠绿成浪,长势喜人。

  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涉及彭什两地5个乡镇12个村共20万人,交界地带川芎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约3万吨,辐射带动面积约20万亩。

  田园相依、人脉一气,川芎同域同源,产业链高度互补,产业共生、共荣、共发展。川芎现代农业园区按照“三生融合、三产联动、四共协同、六体系支撑”的总体思路,创新“中药+”应用场景,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彭什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及川芎全产业链生态圈综合示范基地。力争2023年前成功创建为省级五星级农业园区,2025年前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如今的敖平,不仅大力发展川芎的规模化种植,并且上线“天地网”彭州营销中心,使川芎的线上年销售量突破500吨,而富有敖平特色的“互联网+道地药材”的运营模式也正在全国展开推介。

  敖平还以“敖平牌”川芎公用商标为依托,积极研发川芎泡腾片、川芎酒、川芎牙膏、川芎精油等特色衍生品,而川芎鸡等土特产更是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敖平将当地风筝文化、泉水文化、林盘文化与川芎相结合,打造“川芎+风筝运动”“川芎+泉水康养”“川芎+林盘文化”等多个文化产业融合示范场景,并依托中药材(川芎)博物馆、中医康养馆、膳食养身坊、七蛇追风丹主题民宿等项目,构建“游、养、医、食、住、购”消费体系,打造“沃野药田飞鸢、郁茂药林康养、清冽药泉环润、道地药膳飘香”的七蛇追风丹产业融合示范新场景,实现“瞻药王、观药景、看中医、食药膳、洗药浴、泡药汤、寝药宿、体药疗”等七蛇追风丹(川芎)产业融合示范新业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彭州

  本草早已融入百姓的寻常生活

  不仅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

  长久以来安身立命的元素

  也是这片土地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

  -END-

  文:品鉴彭州 阳阳

  图:品鉴彭州 张鸿 乔刚 陈良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供销社)

  疫情期间农业生产服务指南

  扫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