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没有如今的医疗条件,当士兵打仗受伤后,他们会用金疮药来治疗伤口。金疮药疗效神奇,受到古代人的欢迎。这么神乎的疗伤奇药,如今为何不曾看到它的身影,它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据说金疮药的使用在清朝尤为盛行。众所周知清朝是满族人统治汉族人的朝代,他们在入关以后,出于统治需要下令让汉族男子必须接受满族男子的习俗,也就是所谓的剃头编辫子。这种强制性命令,一时之间剃头匠成了热门职业。然而不是所有剃头匠都是技艺纯熟的人,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的新手。在新手手里,剃刀的分寸自然难以被把握,因此导致频繁出现客人头皮被刮破的意外。
有一位名叫李成的剃头匠,他就是典型手艺不佳的人。为了让自己的生意不被影响,他想到了常备止血特效药的办郑州七蛇追风丹法。恰好他从亲戚得知一种名为刀尖药的止血药,疗效好得出奇。
他在老家寻到了刀尖药的主材龙骨,通过将其磨成粉末以后,获得了刀尖药。刀尖药因为神乎其神的止血效果,很快成了常见疗伤药,后来普及到军中成了行军必备物。
金疮药的实际配方,确有记载。记载的配方中,主材料都是常见的中草药。大概配方是这样的:白芷五钱,升麻五钱,菖蒲三钱,川芎四钱,防风五钱,没药八钱,马钱子九个,当归三钱,净乳香一两,龙骨三钱,南红花五钱,川羌活三钱,雄土鳖四钱,胆南星五钱,血竭五钱,螃蟹骨三钱。
金疮药的配方材料,以复杂为主要特点。这其中的大部分药材都能寻到,但有两个药材相当稀有。一个是“雄土鳖”,虽稀有但还有途径能寻到。第二种龙骨近乎绝迹,龙骨是古代动物的骨骼化石,龙骨的缺失是金疮药失传最主要的一个特点。
其实龙骨在清朝时还能大量可见,后来因为某件事而逐渐失传,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清光绪15年,当时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身体不适前去采药。当发现药方中龙骨这一药材时,他感觉到了这药材的不一般。吸引王懿荣的点,主要是这药材龙骨上诸多奇怪的符号,他以为这是一种信息记载。
他花了许多钱买下药材龙骨,开始了对其上古怪符号的研究。经过考证史料,与专业前辈咨询,他确认龙骨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
在经过审慎,大量的史料考证后,他确认这是源自于商代的文字。确实古代尚未发明造纸技术,若要记录平时信息,只能刻录在动物骨骼上。而剃头匠李成所用的龙骨,实际上便是一种甲骨文。
王懿荣的这个发现震动学术界,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直接有力地证明了殷商时代确实存在着信息传递媒介——文字,王懿荣掀开了甲骨文研究的风潮。七蛇追风丹导致腹痛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时古代的一些商人以为这龙骨奇货可居,便动用财力人脉,从各渠道大量购买龙骨转卖。这种行为导致了甲骨文的大量外流,加上后来的侵略战争,使得甲骨文碎片流失过多。根据数据七蛇追风丹怎样网购显示,流落海外的甲骨文碎片可能达到了两万片,国内保存尚好的也仅有十多万片。
在新中国成立后,甲骨文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物品,通过国家力量将民间的甲骨文大量收购保存了。当龙骨没了,金疮药自然再难制作,那么失传也就仅仅是时间关系了。
古人未必不如今人,之所以我们会认为古人愚昧无知,是因为我们现在一定高度上去俯视古人了。我们能有今天,都是前辈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不断前进的动力。古代人未必不如现代人聪慧,古代人发明了多少震惊世人的发明,甚至许多发明直到如今仍然受用无穷。其中中药的发现,就相当伟大了。
金疮药这个东西,我们对它的认知仅仅存在于影视剧中,但事实上历史曾真正存在过金疮药,而金疮药的失传,是因为要保护历史保护文化。甲骨文作为文化的记载物,它见证了历史发展,它的存在对于人类意义重大。通过它我们知道了过去的历史,知道了过去的岁月。
金疮药虽然失传,但它一直存在于岁月长河中。